打通交易渠道,报废车企业排除“两难
打通交易渠道,报废车企业排除“两难
在车辆出厂、磨损、报废、拆解再利用等这一循环过程中,车辆报废拆解是汽车循环经济发展的承上启下最重要的环节。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保有量从2002年2000万辆增长至2014年1.54亿辆,2011—2013年汽车注销量分别约为448万辆、468万辆、535万辆,回收量分别约为56.6万辆、60.04万辆和82.7万辆。看似庞大的报废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报废车拆解企业“收车难”和“盈利难”的困境。
“两难”问题从何起?
记者走访了一些报废车拆解企业,某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当车辆达到报废期很多人会选择转移车辆到交管松懈的农村或其他地区,继续上路行驶,或者直接卖到非法收购点进行违规拆解,因此企业收车更多是靠政策强制。
的确,在一些城市边缘街道我们常常能发现落满灰尘、门窗都破损的车。那么为什么宁愿让这车搁置在一边,却不去报废呢?
“究其原因还是钱少。”小杨说,“企业给的钱就那么多,如果当做二手车去卖或是自己拆点儿零部件去卖,得到的都比这要多。”
难道这钱不能多给些吗?记者带着这样的疑惑继续走访,很快就了解到,现在的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将车辆拆解后,90%都是当做废钢铁等再生资源卖了,现在废钢市场走势低迷,而真正“值钱”的零部件却没有发挥出来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国家政策限制“五大总成”的买卖,另一方面,可买卖的零部件找不到销路,造成企业只能看着“宝贝”变成“废品资源”流失。企业收益不高,还要担负人工成本等,用什么来给车主呢?
如何冲出传统行业的弊端
不管是“收车难”还是“收益难”,说到底是“宝贝”没有销路。这清晰地体现出传统行业发展的弊端,即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不平衡。
受制于该因素,企业间想要达成一项合作,就需要更多的人力来进行维护和更多的时间去探寻合适资源。这些隐形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成本,日积月累会带来超额开支,那么如何保证企业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最大化地获取资源则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集合所有信息资源与一体,是不是这种交易的匹配率会高一些,企业的收益会大大提高呢?
“互联网+”助力企业发展
“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以其独特优势能够汇集整个汽车后市场的多方资源与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资源匹配度,企业只需要和互联网一方对接,人力与时间成本都会大大降低。但是在群雄逐鹿的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局面下,什么样的平台能够脱颖而出呢?
记者采访到中国零部件再生交易网的相关负责人。她介绍到,二手熊猫网定位准确,是面向全国汽配城及汽配商家搭建起来的这个商务平台,通过向个人和汽修厂进行配件供应,有了很庞大的市场基础。此外,“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与全国500多家的报废车拆解企业和再制造企业合作,跟踪他们的库存与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基于庞大的市场基础,科学合理设计频道版块,二手熊猫网能够解决报废车回收、再制造资源对接、汽车配件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与资源沟通问题。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报废车拆解企业,网站还特意开发了循环经济企业管理系统,帮助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商务平台。
有人会质疑,汽车配件这种东西又不像一般消费品是统一的或标准的东西,如何能够适应网络交易呢?二手熊猫运营总监张莹女士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符合市场交易规则的及采购者需求的产品就是标准化产品”。她指出,由于再生资源产品存在多元化、复杂化及其他不可控因素,因此其标准的统一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化”来解决。当然,她相信行业协会联合国家部委及主管部门,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分类管理,引导市场走向标准化;与此同时,二手熊猫网也会在其中付出应有的责任,共推再生资源产品的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