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汽车生产导入强制除害
绿色工业汽车生产导入强制除害
在《中国制造2025》确定绿色发展方向之后,工信部加紧出台绿色政策,布局工业领域的绿色生产。
9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据记者了解,还有更多的绿色措施正在制定过程中,源头管理将成为重要方向。
汽车业驶向绿色制造
《汽车有害物质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简称《要求》)明确,加强我国汽车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管理,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减少汽车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对此,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毕俊生说,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与消费大国,出台《要求》是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有害物质管理和标准水平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使得我国汽车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经常遇到“绿色壁垒”,导致我国产品无法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汽车产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钢铁、塑料、橡胶、玻璃、纺织品和有色金属等材料,这些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资源供给日益紧张,采购成本持续攀升,汽车行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外,在汽车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钢材、玻璃、刹车片、电子器件、皮革、镀层等部件或材料中。若不采取措施,会在汽车生产、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环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此,《要求》提出,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加工技术工艺等全过程推进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并推行年度发展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绿色旋风席卷各大行业
汽车业被要求绿色发展并不意外。
随着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不久前正式发布,绿色发展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工信部已发布多部绿色新政。
本月初,工信部发布《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的各项标准全面提升。
在适用对象上将原来的“电子信息产品”改为“电器电子产品”,扩大了相关产品领域;在目录管理名称上将原有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改为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在研究制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技术路线图。
工信部有关人士表示,工信部将以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加快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开展试点示范,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产业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不久前,工信部还分别组织召开了建材、装备制造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思路座谈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各行业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加快提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把《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生态设计将大行其道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指出,绿色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主要方向之一。这是贯彻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消耗的能源是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用于工业消耗。其他资源的工业消耗也很大。我国原油60%以上需要进口,铁矿石、铜矿、镍矿、天然橡胶、铝土矿等资源60%以上也需要进口。
工业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排放。目前的工业排放中,二氧化硫大概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9%;氮氧化物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9%;烟尘、粉尘排放大概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5%以上。
根据工信部的研究,从工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环境影响约有70%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所以,源头管理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正在大力推行生态设计。产品将从方案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产品制造的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从而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实现绿色消费、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统筹考虑绿色发展。